作家梁晓声前不久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,对“好的生活”作了这样的描述:“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一种生活,这个自适就是使自己的心性安稳下来,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”。
笔者认为,梁晓声对“好的生活”的构成有三个基本要素或条件,一是“稳定而自适”;二是“心性安稳下来”;三是“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”。这三条看似平平常常,却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,每一条都说到了人们的心里,引发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一些共鸣,给人们描绘出一种质朴、自然、舒心、简约的“好的生活”画面。
梁晓声提出“好的生活”的观点和构想时,正是西宁又一波疫情发生期,更勾起了周围朋友对“好的生活”的热议。很多朋友认为,梁晓声“好的生活”对疫情后人们到底该怎么生活,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,给出了方向和答案。
也有不少朋友说,时下人心浮躁,不要说年轻人,就是上了年纪的人,“使自己心性安稳下来”的人又有多少?为生计而到处奔波,能过上“稳定而自适的一种生活”的人又有多少?大多数人没有多少机会和条件去过“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”,认为梁晓声所说的“好的生活”对相当一部分普通百姓来说,难以做到,只能去想想。
我的一位70后农民工朋友说:“我太想过一种稳定而自适的生活了,但现实中既稳定又自适的生活不太好实现。回农村老家可以过上这种生活,但没有钱花。我们这一代进城的农民工,现在悬在半空,在城里不好混,回乡又觉得心不甘,还怕影响孩子将来的前程”。
一位90后的小伙子说:“现在过上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,对我们年轻人是一种奢望”。一位60岁刚退休的老人说:“梁晓声所说的‘好的生活’,退休人能做到”。
在自媒体时代,常常总有热点话题诞生,而且热议的视角不同,热议者的生活处境不同,自然会有多种观点发生碰撞,这实属一种正常现象。正可谓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。
梁晓声所说的“好的生活”,不管大家对此有多少议论,每个人是否能够实现,这只能从每个人的生活实际出发,不可能有明确的答案,但它一定是疫情后每个人对改变生活方式的一个强烈信号,也是当下我们社会应回归到“心性安稳下来”的生活的呼唤,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心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