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视剧《人世间》作者梁晓声前不久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,“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,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一种生活,这个自适就是使自己的心性安稳下来,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”。梁晓声作为一个资深作家,以他深邃的洞察力和一个作家的视角,道出了他对“好的生活”的理解和阐述。
梁晓声对“好的生活”说的很深刻,而且给说透了,耐人回味,并用作家平实厚重的言语,意味深长地警醒我们,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“好的生活”。这既是一个作家的修养和品位,也是一个作家对社会、对人生、对生活具有穿越时间隧道的张力和深远的预见。
针对现实生活中追求成功的价值导向问题,梁晓声的看法更是入木三分,一针见血。他说,“如果每个人都去追逐所谓的成功,而我们中国人又把成功定义为要么当官,要么成为大款”。
试想,如果一个社会被“要么当官,要么成为大款”的所谓“成功”所绑架,这个社会不仅会陷入一场信仰危机,还会遭受一场精神灾难的劫持。对此后果的严重性,梁晓声十分担忧,坚决果敢地表明他的立场:“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”。
那么,我们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成功呢?梁晓声说,“文化不应该这样,文化最大的作用是应该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受众,人生不必那样,当我们真的愿意从众生中来看榜样,榜样比比皆是,就在生活中”。
我们这个社会确实需要有一批人去当官、当好官,也需要有一大批企业家。但我们这个社会还需要更多的科学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以及各行各业的教授、工程师、技师、匠人、先进模范人物,他们也都应受到应有的尊重、追捧,更应成为全社会去追逐成功目标的主流。
榜样就在我们身边,榜样就在我们的生活中。为什么我们看不见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众多榜样?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成功的目标定位在他们之中,而是过于仰望了那些成功的“星空”,被眼花缭乱的诱惑蒙住了眼睛,只看得见、看得上那些“要么当官,要么成为大款”的人,却看不见、也看不上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成功榜样。这是我们这个社会信仰和人生目标追求的一个痛点。所以,梁晓声才毫无顾忌地亮出了他鲜明的观点。这就是一个作家对社会的良知和责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