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顶部
青海在线 官方微博 客户端 微信号:qhtoutiao 热线电话:0971-6111986
资讯
  • 青海资讯
  • 青海视界
  • 青海旅游
  • 青海文化
  • 青海特产
  • 青海招聘
  • 资讯
  • 招商引资
  • 名优企业
  • 社群
  • 时尚
  • 美食
  • 家居
  • 亲子
  • 旅游
  • 新娘
  • 爱宠
  • 杂谈
    • 曲韵河湟 技献华诞
    •   来源: 青海日报

      土族道拉。青海日报记者 韩丽萍 摄

      儿童音乐快板。

      相声。

        10月5日,“曲韵惊鸿·江源华章”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曲艺杂技专场演出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如期举行。尽管天气寒冷,细雨纷飞,观众的热情却丝毫未减。演出尚未开始,众多观众便身着厚衣、撑伞早早地在观众席落座,静候开场。

        “此次活动共有9个节目,涵盖非遗曲艺、方言小品、杂技魔术、京韵大鼓等多种艺术形式,展示青海文艺70年薪火相传的丰硕成果与时代新风,为新中国76周年华诞献礼。”现场工作人员指着节目单一一介绍。

        15:30,曲艺杂技演出在青海搅儿《农家院里喜洋洋》欢快的音乐声中拉开序幕。动人的曲调一经奏响,便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,纷纷掏出手机拍照、录制视频留念。熟悉的青海乡音,生动地唱出了河湟农家的幸福生活场景。

        当戴着灰白假发的小朋友登台亮相,顿时引发了全场的欢呼声。儿童音乐快板《阿娘们的闲话》将家长里短演绎得妙趣横生。“我们这个表演团队的平均年龄仅8岁,其中最大的演员9岁,最小的才5岁。”青海小戏骨艺术培训学校的老师在台下边提醒学生边介绍道。

        舞台上正精彩演绎着藏族青年仁青与陕西籍妻子李霞在门源创办“桃花源民宿”的励志故事。随着演出渐入佳境,细雨也逐渐停歇,围观的观众越来越多,场面愈发热闹。

        随后,方言相声《浪青海》登场,以充满“青味”的诙谐对话调侃青海的风土人情,并以灯谜形式与观众互动。“一物生着白又胖,金盔金甲碗里躺,酸酸甜甜胡度香。”话音刚落,小朋友便率先抢答:“酸奶!”在这种互动中,有观众悄悄表示:“我都被说饿了。”

        紧接着,杂技、土族道拉和魔术表演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。当杂技演员们依次展示双人技巧、转碟、花坛等高难度动作时,观众连连惊叹,现场“哇”声此起彼伏。土族道拉则凭借悠扬的曲调、丰富的唱腔和独特的民族服饰,生动展现了彩虹之乡的民俗风情与时代新貌,“赛纳!赛纳!”的欢呼声响彻整个广场。

        当魔术师凭借精湛的手法,将丝巾幻化为小雨伞,将湿纸巾瞬间变为碎纸片……这一幕幕奇幻的视觉盛宴,令观众的掌声如潮水般连绵不断。最终,魔术师从道具中巧妙地变出糖果,分发给在场的观众,大家纷纷伸出手,欣然接住这份“甜蜜”的惊喜。

        京韵大鼓以其苍劲有力的唱腔和深沉厚重的情感,引领观众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,向英勇先烈致敬。曲艺联唱《讴歌时代讴歌党》则为整场演出圆满收官。

        西宁市民朱玉琴看完节目说:“我家就在附近,这几天都来看演出,很喜欢,演出都很精彩,今天的杂技和魔术表演很独特,希望来年也有这样的演出。”

        最后,全体观众纷纷起立,与所有演员一道深情合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在悠扬动听的旋律中,这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圆满落下帷幕。

      (责编:况玉、杨启红)
  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  下一篇:在西宁,收藏一片高原的秋天
    青海在线 两微一端
    青海在线官方微信
    掌上青海官方微信
    客户端下载:app.jiaomomo.com
    青海观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   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:0971-96123
    青ICP备15000041号-2